close

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書名: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作者:徐明松

出版:2002.07 初版

尺寸:23 cm × 17 cm

頁數:216 ∕ 平裝單色印刷

定價:38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71-2 (平裝)

 

 

 

為讓讀者全面認識柯比意,本書用大量篇幅敘述大師養成教育時期的旅遊與實習,分別以托斯卡納、德國與東方之旅等三個時期書寫。其旅遊足跡或學習方式告訴我們,旅遊絕對是認識世界之始,不斷觀察、寫與畫讓我們重新檢視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也得以重新看見價值所在。

 

 

 

【內容摘要】 

……義大利是金紙紮成的空心金條,而且鍍金層開始剝落。不過這並不會阻止收破爛的垃圾車將翡冷翠這朵美麗的百合花,而且是青銅的百合花,繼續拖向前行!金條的黃金仍然存在,只是得費神在時間的黑夜裡尋找。

 

       ……米蘭的夜晚令人著迷,白天卻如地獄。不知道去哪裡的我便走避Campo santo(墓園),反倒發現無窮樂趣。這些人簡直是白癡,錢都白花了。我一共才看到四個還過得去的墳墓:比薩有刮不完的鬍子;這是屬於費加洛的城市,這裡才應該是他的出生地,而非塞維亞;所有的理髮店裡理髮師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激昂地揮舞著毛刷;這裡人美,女人美(到20歲為止)。

 

……翡冷翠,藝術之都,美術館尤其驚人。舉目所見、垂手可及的都是人類創作的極致表現!米開蘭基羅、喬托、拉斐爾、多納特羅、魯本斯(肖像畫)、掛毯、金銀雕工、搪瓷、陶瓷、象牙,甚至還有木乃伊!所有這一切都讓我興味盎然,對啟發我、讓我對美的事物感到飢渴的大師無比感佩;一股十分實在的批判力量油然而生,最高興的是發現自己只在美的事物前面才會雀躍。

 

 

 

【目錄】 

008  序 ── 塔夫利與柯比意:威尼斯的學習記述

 

015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托斯卡納之旅

065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德國之旅

087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東方之旅

 

122  柯比意 ── 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148  馬賽公寓 ── 無哀悼況味的烏托邦片斷

 

附錄

161  不存在的對話 ── 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

169  船.嘲諷.烏托邦 ── 談詹.史特靈建築語言的嘲諷性

185  時間的苔與冥想原罪 ── 談路易斯.巴拉岡建築語言的私密性與自然觀

 

198  柯比意生平(1887-1965)一覽表

206  專有名詞註解

214  索引

 

 

 

【序】 

塔夫利與柯比意:威尼斯的學習記述

文 / 徐明松

 

 

寫完系列關於柯比意的文章,彷彿多年的讀書學習至此才告一段落。威尼斯求學那段時間,無論是建築史或建築設計方面的課程,老師同學總會不經意提到柯比意,尤其是當代建築史部分更少不了他,因此引發我追根究底的欲望。不過剛開始閱讀有關柯比意的評論時,部分由於語言的關係,部分來自對當代建築史的脈絡不夠清楚,很難理出頭緒,一直要到讀通幾篇威尼斯建築學院的知名建築史家曼弗列多.塔夫利(Manfredo Tafuri)的文章,才將心中的疑惑完全解除,不過這已是多年以後的事了。這裡得解釋一下「讀通」這件事,記得剛到威尼斯時,義大利文還半調子,日常生活勉強應付,拿它來對付建築史或美學課則不堪一擊。儘管如此,我仍持之以恆,因為課程進行當中多少還有幻燈片輔助,當作幻燈片欣賞與聽力訓練亦無不可。課程外,我則試著與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的學生語言交換,因此塔夫利的《建築理論與歷史》(Teorie e storia dell'architettura, 1968, Laterza)一書就在這段時間被我讀得滾瓜爛熟,儘管裡面文句「冗長」,語意艱澀,但總算初步完成了壯舉。書裡自然也提到不少柯比意的文字,不過由於不是專論,所以仍是一知半解。

 

一兩年後,在歐洲做了幾趟旅行,體驗了現代建築經典作品,也親至大師在法國重要建築的現場,讓我隱隱約約中懂了些甚麼,牽引我進入思想迷宮的線,就這樣繼續維繫著柯比意與我的關係,未曾間斷,而探求躍動形式背後意義的衝動與日俱增。隨後又試著開始「解讀」《計畫與烏托邦》(progetto e utopia, 1973, Laterza)、《當代建築》(Architettura contemporanea, 1976, Electa)二書,及一篇發表在《新潮流》(Nuova Corrente)雜誌上,名為〈“機械與記憶”,柯比意作品中的城市〉的專論文章,由於這兩本書及文章有深入且大篇幅針對柯比意的論述,讓我對柯比意的作品有進一步的瞭解,無奈內容牽扯到複雜的哲學與藝術思潮,尤其關於建築現代性的討論涉及了整個西方百年來的思考能量,很難用過去歸納法式的教育作簡單的羅列,我得隨時加強自己在其他領域的涉獵,方能探知一二,就這樣浸淫在知識的迷宮中,無法自拔,幾年的時間匆匆過去,還是無法完全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回頭說我進威尼斯建築學院的第二年,學院知名建築史教授塔夫利銷假返校,先前因心臟病赴美就醫,學生都在猜測他的健康情形能否重啟課程。後來課是開了,但都是專論文藝復興的課程,當代的部分則交由得意門生法蘭契斯柯.達.柯(Francesco Dal Co)與馬可.德.米給利斯(Marco De Michelis)兩位教授負責,前者通論建築史,後者則細膩地專論當代的某時期或派別,後來才從一篇訪問中得知,塔夫利在八○年代後就不太碰觸當代建築史,他認為該說的話都已說完,對於那些「太多美學,太少倫理」且執迷不悟、自以為是的專業人員,他已無話可說。因此1980年《領域與迷宮──從皮藍內西至七○年代的前衛主義與建築》(La sfera e il labirinto-Avanguardie e architettura da Piranesi agli anni'70, 1980)的出版多少標示了塔夫利當代研究的暫別與轉向,隨後雖還有幾篇當代評論──之前提及的〈“機械與記憶”,柯比意作品中的城市〉、《維多利歐.葛雷高帝──計畫與建築》(Vittorio Gregott-Progetti e architetture , 1982, Electa)、《建築與“貧窮性”》(Architecture and “Poverty”)、弗蘭頓(K. Frampton)《現代建築史:一個批判的歷史》(1982)一書的評文、〈碎片、“圖像”與遊戲──卡洛.史卡帕與義大利建築文化〉(Il frammento, la "figura", Il gioco. Carlo Scarpa e la cultura architettonica italiana,收於《卡洛.史卡帕全集》,1984),不過整個關注已轉向文藝復興建築的研究。即便塔夫利不再開當代方面的課程,文藝復興對他來說卻是現代性的重要起源,因此每週一次可隨意發問的討論課,還是讓我從片段中瞭解到塔夫利對當代建築史的一些看法,對後來全面認識柯比意幫助甚大。就這樣,長時間在塔夫利的課程及其著作間反覆推敲,逐步掌握了當代建築現代性的核心題旨。並赫然發現,這核心題旨竟然就環繞在柯比意的討論上。

 

本文無意細述自己的求學經驗,只是闡明柯比意作品在現代建築史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說明應該要在更寬廣、更綿密的歷史脈絡中來理解柯比意,另一方面則是柯比意的角色也印證了現代化過程中,所謂建築專業面臨重組的問題。國內建築教育長久以來,對現代性的認識模糊不清,因此經常轉為意識形態的對抗。這種極端的對立,最後也讓學校成為戰場。戰事的一方,堅持建築作為專業學科的自主性,因此產生執拗且狹隘的美學理論,形式成為無用的囈語。這一傳統面對逐漸改變的社會,視而不見,繼續教導學生演繹著「自慰性」的語言遊戲,地老天荒訴說著形式的鄉愁,熟不知他們所崇拜的西方前衛建築師早已跳開囿限的建築論述。這一方嚴格說來「形式」操控能力稍強,然而缺乏介入都市及與政策對話的工具。戰事的另一方,都市社會學是他們的理論基礎,認為傳統的建築學科已完全消解,做為巨大都會擴延的紋理,傳統的建築介入早顯無足輕重,不過遺憾的是,他們有介入,乃至直接進入政策的能力,卻沒能為消解掉的建築專業提出好的替代工具,掉入社會性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或有甚者,語言經常與膚淺的政治民粹主義或矯情的地方主義結合,導致建築語言的停滯不前。因此雙方各持己見,導致建築院校在砲聲隆隆的爭鬥中耗盡體力,而不是辯出「真理」。傳統建築系在「形式」的操作上自然重要,然而更大、更高的視野與跨專業整合能力的人才培訓也迫在眉睫,一位無法掌握都市、社會介入工具的建築師,即便建築「漂亮」,都無法彌補他在都市層面的錯誤,更別說為都市政策提出進一步的建言。而一位掌握社會脈動,卻無法推動語言革新的規劃者或政策領導人,同樣讓我們陷在黏稠的語言困境中,推遲語言現代化的時間。台灣值此之際,建築教育單位亟待更大的包容心,來整合建築、都市與景觀,並輔佐以建築史、景觀史、都市史與美學乃至文學理論方面的課程,最後,如果能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打開學生的視野,才真正有助於提高建築系學生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也才可能讓我們惡化的都市起死回生,而不是任憑一方看著自己的肚臍眼孤芳自賞,一方手無利器肆意指責。

 

談了這麼多看似無關柯比意的文字,其實柯比意語言的理解,絕對有助於縫合兩者之間的對立。柯比意的城市論述與社會關懷,最終都是在翻轉傳統建築人的價值觀,因此他的形式、他的烏托邦顯得「沉重」與「豐溢」,因為背負了「一個使命」、「一份贈禮」。裡面有先知的「出世」(三○年代之前)與「隱世」(三○年代之後)的語言情境,與看似搖擺不定的意識形態,然而他的「不帶偏見」,儘管被批評為機會主義者,最終,他的形式還是具雄辯性的,也為後世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因此本書為了讓讀者能有一個全面認識柯比意的機會,書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篇幅敘述了大師養成教育時期的旅遊與實習,分別以托斯卡納、德國與東方之旅等三個時期書寫之。這部分,威尼斯建築學院教授朱利阿諾.葛雷斯雷利(Giuliano Gresleri)編寫的三本記述柯比意1907年到1911年旅遊的書對我幫助甚大,我大量引用了柯比意的書信集與葛雷斯雷利教授的論述,嚴格說來這部分只能算是編寫,雖然也加入不少自己在歐洲多年學習與旅遊的經驗,然而書中提及的地點,尤其在東歐部分,由於早期國人簽證取得困難,我也未能全數經歷,只能從速寫影像或書信文字中神遊一番,讓我多少還能判斷其所思所想。傳統讀者總是對書信集不感興趣,然而為了補足台灣對柯比意前半段生平的陌生,我們還是希望讀者保持耐心,因為它是理解柯比意的重要鑰匙。再者,柯比意的旅遊足跡或學習方式,也很能啟發一般的旅遊者,因為他告訴我們,旅遊絕對是認識世界的開始,不斷的觀察、寫與畫讓我們重新檢視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也讓我們重新看見價值。我們在他那上千萬張的速寫手稿中看到一個耐心、不帶偏見、不畏辛苦與不斷累積的心靈,今天,在影像快速流動與「速食」的時代,足為時下年輕人的楷模。

 

直接與前輩建築師「對話」、親臨「現代」與古典建築;柯比意的知識系統是建立在長時間的反省與消化上,而不是囫圇吞棗的人云亦云,這幾點在我們的教育體制裡,尤顯缺乏。其實,在台灣求學時,倒也不是不知道誰是柯比意,只是討論的內容要不就集中在二○年代的純粹主義繪畫與建築,忽略掉柯比意在城市提案的重要性,要不就驚嘆於晚年不可言喻的作品,像廊香教堂或印度香潘亞省首府香地葛的雕塑形式。然而,無論是前者或後者,討論多流於形式分析,缺乏歷史的洞見,經常是見樹不見林。最後除了驚嘆柯比意形式操控能力與天賦異稟外,我們對他在西方建築史的地位所知有限,更別談作為社會學者的柯比意對人類都市的全面關懷。所以柯比意養成教育的鋪陳,除提供瞭解柯比意的鑰匙外,主要也希望為想投入建築這行業的建築或非建築人,提供另外一條學習的路徑,而這條路徑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嘗試勾勒建築師純粹主義到現實主義兩階段的概觀。誠懇的說,這篇內容的理解就是作者多年來學習的總結,記得多年前就讀於威尼斯時,經常與義大利、韓國朋友爭論塔夫利書中內容,譬如說現代性題旨中遭批判的涵構主義(contestualismo),與他在解析創作經常提及的場所(place)概念,之間到底有甚麼差別?塔夫利從班傑明(Walter Benjamin)書中演繹而來的「作者死亡」,即「創作者」調整為「組織者」的問題,由於直接衝擊傳統建築師角色,亦是爭議焦點。其實塔夫利並不介意場所語言的運用,只是對那些執拗地沉溺在意識形態追求而忽略現代性的建築師有所批判,而他的現代性正是〈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所關心的;至於「作者死亡」概念的演繹,在該文與附錄中的〈不存在的對話──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都指陳了新角色的浮現。

 

再來就是〈馬賽公寓──無哀悼況味的烏托邦片斷〉一文,作者試著剖析柯比意細胞核的實際運用,單元裡涉及了私密性與不被干擾的問題,以及人類如何藉由人造物恢復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可惜柯比意所有的重要研究只能以片斷來實現,因此作為一個巨大的烏托邦片斷,也是本文關心的重點。

 

最後於附錄中收集了作者之前陸續發表在專業雜誌上的三篇文章,其中一篇〈不存在的對話──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內容藉由問答的方式鋪陳這位建築史家對現代性的看法。該文也是作者自己多年尋找答案的回顧性整理,因此與〈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可相互映照,只是這篇選擇了「虛構」的書寫方式。至於另外兩篇則討論了兩位──詹.史特靈與路易斯.巴拉岡──在語言上受柯比意影響的建築師,也算是柯比意的遺產。當然後代建築師受柯比意影響的不勝枚舉,譬如說「紐約五人」在七○年代的作品、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Vittorio Gregotti)、葡萄牙建築師阿瓦洛.西札(Avaro Siza)……都是當代建築史上與柯比意建築語言有密切關係的建築師,希望日後有機會對這一脈絡的建築師作進一步的分析。

 

今天,藉由柯比意作品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機會,將自己多年讀書的心得整理出書,希望有助於對柯比意、對當代建築史的進一步瞭解。本書的完成,首先得感謝威尼斯建築學院的許多老師,他們是我建築生命真正啟發者,其中特別得感謝曼弗列多.塔夫利、維多利歐.葛雷高帝與貝爾納多.賽基(Bernardo Secchi)三位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知識,也是態度,一種知識份子面對社會的道德態度。塔夫利,就如上述所提,他對建築史認識的深度與廣度,當今世界無人能及,也是在觀念上影響我最深的老師,如果說今天我有任何微小成績的話,都應歸功於他。而葛雷高帝讓我看到知識分子的廣博與持之以恆,因為他除了是建築師以外,也從事工業、家具、室內、都市設計,晚年更從事文學創作,是一位典型義大利文藝復興完人的繼承者,更是塔夫利提出「作者死亡」後新角色的最佳詮釋者。賽基則是威尼斯建築學院都市領域的台柱,他的都市論述開啟了我的視野,讓我知道都市工具的掌握才是決定都市面貌的關鍵利器。

 

另外還得感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負責人陳炳槮的支持,讓該書有出版的機會;同樣是田園城市的席芬與銀玲他們在文字與美編上的費心都是該書得以問世的功臣;還得感謝《典藏今藝術》,尤其是主編雅君讓我有機會將收錄在本書的四篇文章以不同形式重新裁剪成三篇文章:〈時間的苔與冥想原罪──談路易斯.巴拉岡建築語言的私密性與自然觀〉、〈旅行.速寫與實習──柯比意的托斯卡納之旅〉、〈從馬賽公寓談柯比意的「碎片」烏托邦〉──發表在他們的建築專欄上。最後我得感謝母親張文姜,與內人倪安宇長久的鼓勵與支持,特別是內人在文字上給我的協助與建議,都是我還能夠繼續從事文字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今天世俗標準下,這一份微小、不起眼的工作,要不是有如此多的寬容,恐怕我早就「棄筆從商」了。

 

徐明松于台中

2002.06.24

 

 

【作者簡介】 

  

徐明松

1961年出生於台中

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淡江大學建築系、義大利國立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學位

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考試通過

目前從事建築評論與文字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rdenct 的頭像
    gardenct

    田園城市 Garden City Publishers

    garden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