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作者:沈祉杏
出版:2003.07 初版 / 2004.12 二刷
尺寸:17 cm × 23 cm
頁數:288頁∕平裝∕黑 & 彩色
定價:420元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705-11-4 (平裝)
柏林,曾經是一座陸地上的孤島,曾有著一條捉弄命運的隔離長牆,而今,堅固的牆早已倒塌,東西兩邊的人也已經可以自由穿牆而過,但面對城市裡坑坑洞洞的歷史遺跡,該怎麼重新出發?
柏林可以說是歐洲唯一一座將二十世紀滄桑全都錄的城市,世紀初的繁華、世紀中的戰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現在她城市的肌理脈絡中;作為統一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肩負著釐清德國過往與未來的重大使命,然而除卻冰冷理性、代表著富強現代國家的分類指標,尋常的她散發出什麼味道?透露出什麼風華?她有一種難以言喻、在其他城市裡感覺不到的獨特調調,說不上是舒適悅人的,只能說她很有個性;就像德國電影《蘿拉快跑》裡的蘿拉,染著怪異橘紅色頭髮,長得不美不醜,也非有稜有角,身材雖高卻不修長優雅,衣著既不時髦也不復古,個性叛逆孤僻,表情冷冷,但意志力堅強,總想一再改寫歷史。
本書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統一)、「Raum」(空間)、「Leben」(生活)、「International」(國際)與「Nachdenken」(省思)分章,這些德文字所涵構的主題,與兩德統一後的柏林都市、建築發展有著深切的關係。在這些德文字義所涵指的主題下,挑選出統一之後柏林的新建設案例,案例挑選標準以下列指標為準則:1. 所涉及問題較具代表性;2. 在建築上達到較為優秀的成績。
柏林城市,無論是在政治上、戰略、經濟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像這樣大規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歐洲城市中,尚未發生過,可以預期所面臨的高度困難;另外,二次戰後德國政府傾向政治化人性,加上德國民族性的天生謹慎,在面臨都市重建問題時,必然採取非常慎重的處理方式,因此可以預期,無論手法高低與成果如何,這些都將提供都市計畫與建築界許多寶貴的經驗。
【目次】
序
Berlin. 柏林城市印象拼圖
眾生相–柏林人
她的過往–柏林黃金二○年代
靜止的流動場所–柏林的車站
踩大街何處去–柏林的廣場
歡樂與美麗的訴求–柏林的大型集會
井井有條的自然–柏林的綠地與水
Einheit. 統一後的政治性建築語彙
民主與透明政治的象徵–舊帝國議會大廈
政治與戲劇–總理府
無聲的莊嚴–總理府
邁向透明的法西斯–外交部
專利事業的多元訴求–聯邦印鈔廠
開放的中間路線–社會民主黨黨部中心
Raum. 關於曾經消失與新興的城市空間
尋找失落的城市中(重)心–柏林宮殿廣場
保守與前衛的爭執–巴黎士廣場
不是廣場的廣場–亞歷中大廣場
資本主義的速食連鎖店–波茨坦廣場
迷霧中的都市計劃–布來沙德廣場
柏林的巴黎夢–歷史博物館
Leben. 純屬輕鬆的市民生活
內院天地中的商機–市中心區的藝廊與咖啡館
大眾消費與建築實驗室–福里德里希購物走廊
頹廢的創造美–塔哈拉斯
古典的現代–漢堡車站現代博物館
高科技的詩情畫意–菲樂多隆
純柏林口味啤酒–文化釀造場
International. 各國競艷
使館建築新介面–北國大使館群
雕塑性的律動–墨西歌大使館
國家與個人風格的對話–奧地利大使館
有限中的無限–荷蘭大使館
歷史與政治的雙重使命–以色列大使館
殘存的現代建築–英國大使館
Nachdenken 對於歷史的反省
歷史的包袱與大師的秀場–猶太博物館
輕快的沉重記憶–漢斯.加林斯基小學
絕對建築的堅持–暴政地形
紀念碑本質的爭議焦點–記憶之地
圍牆線上的故事–和解教堂
無所不在的歷史警惕–紀念建築與紀念碑
跋
附錄
柏林簡史
圖片出處
參考書籍
專有名詞釋譯
柏林市地圖
交通網線圖
【作者簡介】
沈祉杏,1970年生於台南
中原大學建築系肄業
柏林藝術大學建築工程碩士
柏林藝術大學建築工程博士
獲得德國NafoG博士獎學金與德國DAAD學術交流獎學金
1993–2003年其間,於德國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築師事業所、台南吳金福建築師事務所、高雄榮九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柏林Widak建築師事務所、德國柏林Tonon建築師事務所、德國柏林GMP建築師事務所、上海現代建築有限公司等擔任建築設計師。
著有《歌樂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亞的庶民建築》、《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留言列表